不久前,客户王女士打电话给汉宇房地产客户服务中心,说当她看房子时,她说她会留下所有的固定装修,但拿到钥匙后,她发现室内空调已经被移走了。这种行为是否违反了合同?汉宇房地产客户服务代表联系了徐女士,家说他们确实留下了固定装修,但空调属于电器,搬走是理所当然的。因此,引发了关于装饰类别的讨论。
事实上,不仅二手住房会遇到上述问题,在一手住房市场,开发商已经推出了全装修房屋、精装修房屋,甚至出现了金装修房屋。面对如此多种类型的装饰房屋,买家不禁想: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?谁将对房屋的装修质量负责?
"全装修"与"精装修"有什么区别?
目前,最常见的问题是纠结的"全装修"与"精装修"区别。对于大多数购房者来说,这更像是一款没有实际区别的文字游戏。据了解,目前国家是针对的"全装修房"没有具体的规定来规范和区分。唯一可以咨询的条款是建设部颁布的《商品房装修一次性实施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根据指南,装修一次性到位,是指房屋交付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设或粉刷,厨卫基本设备全部安装,简称全装修房屋。但经过仔细研究,发现指南是对的" 全装修房"该规定仍然很宽泛,没有列出具体的测量标准,也没有规范细节。
汉宇地产市场部近日对100家门店客户的问卷调查显示,70%的客户认为差异"全装修"和"精装修"标准,标准"装饰的物体能移动吗?" 作为区别;25%的客户认为装修和装修是否分开是衡量标准;5%的客户说他们根本不知道。"全装修"超过80%的客户认为,在概念认定中,"全装修"指装修范围,只装修卫生间和厨房,其他地方如墙壁和地面都是水泥,称为"全装修";"精装修"是指装修的档次以及规格,一般精装修的房子,地面是地板,墙面以及屋顶有石膏边,厨房是整体厨柜,卫生间有瓷砖,只需搬进家具和沙发等软装,就可以拎包入住。
目前市场上全装修房存在哪些问题?
首先,样板房不作为交付验收标准。《指南》规定,交付给消费者的装修质量不得低于样板房的质量水平。样板房作为装修质量的衡量标准,在购房者入住前不得拆除。然而,在实践中,很少有开发商将样板房作为房屋交付标准,一些样板房也成为诱人的"陷阱",隐藏一些隐蔽工程,如电路、插座和管道。
第二,整个装修房屋的销售合同对装修内容没有明确约定,消费者在检查房屋时没有依据。《指南》规定,开发单位应当在销售成品房的价格中包括装修费用,装修标准应当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单独标明。然而,目前大多数开发商并没有按照指南操作,只是在合同附件中简要标明了一些大型装饰材料品牌,至于具体的材料、产品号(颜色号),以及一些包括插座和其他易损产品没有详细标记,所以在未来生活中,一旦意外损坏,不知道什么型号。
第三,整个装修室的售后服务不完善。本指南规定,开发单位为装修质量的第一负责人,承担装修工程质量责任,负责相应的售后服务;开发单位必须向买方提交装修质量保证书,包括装修细节、装修平面图、主要材料和产品,并执行相关保修期。事实上,一些房地产公司确定装修单位的第一负责人;不交付相关的装修质量保证书和保修凭证。一旦出现问题,开发商、装修单位、厂家相互推诿,不能及时解决纠纷。
第四,全装修房验收制度不完善。据了解,相关部门尚未实施全装修房的检验验收制度,全装修房的质量监督取决于企业自律。
装修房如何识别价值和质量?
虽然目前整个装修房屋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,但对于开发商来说,建设整个装修房屋是增加利润空间的重要渠道。据了解,大多数开发商与国内众多知名装饰材料经销商签订了合作协议,购买一些国内知名装饰材料品牌可获得约30%的折扣(最低团购价格为60%至70%),少数外国品牌甚至可获得10%的折扣进入市场。以如此优惠的价格获得装修材料后,将项目承包给装修公司,大大降低了装修房屋的成本和利润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国内外一线品牌的产品都用于装修房屋,但仔细观察发现,许多产品是一线品牌中最低端的产品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些品牌,谁能区分同一品牌产品价值的差异。
业内人士建议,购房者在选择一手房屋时,应根据个人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购买装修房屋。在选择装修房屋时,更需要仔细检查和询问装修材料、配电模型等,最好让开发商发布具体的装修细节。在日常二手住房交易中,我们经常会遇到本文开头客户王女士的麻烦。为了消除这些问题,关键是买卖双方应提前明确"固定装修"从家具到电器,从硬装到软装,一切都被仔细列出,以确保双方的合法利益。